翻译一词的由来简介

用一种语言文字来表达另一种语言文字,叫做翻译。当然,从事这种工作的人,也叫翻译。

现在,看到翻译二字,我们就一目了然地知道是什么意思。可是最早把这个事叫做翻译,或者称为译的,又是来自何处呢?

成书于南宋的《翻译名义集》,其开篇提到:“《周礼》掌四方之语,各有其官,东方曰寄,南方曰象,西方曰狄鞮,北方曰译。今通西言而云译者,盖汉世多事北方,而译官兼善西语,故摩腾至而译《四十二章》,因称译也。”

查《礼记·王制》:“五方之民,言语不通,嗜欲不同。达其志,通其欲,东方曰寄,南方曰象,西方曰狄鞮,北方曰译。”

按《周礼》记载,当时负责语言文字转录的,东南西北,各司其职,各管一块,而且,各个方向叫法不一。应该是一直沿用的,只是到了汉代,因为北方事多,东南西与外族交通相对较少,而随着业务的扩大,负责北方的译者,兼而对来自西方的语言文字也比较熟悉,可能把这项工作也承担了不少。渐渐的,译,也就突显出来,慢慢取代了寄、象和狄鞮,成为语言文字转录工作的通称。

再后发展,加入译的主观意项,也就是翻,二字合称,翻译一词形成,固定下来,成为现在大家一望而知的一个联合词。

同时,这个词的两个字义,也都得以最好的保存,因此,翻译,也可以在不同语境下,单独使用。“把这篇文章给我翻一下,译一下”,都是可行了。

《翻译名义集》,佛教辞书,成书于南宋绍兴年间,为平江(今江苏苏州)景德寺僧法云编纂,七卷,64篇,系将散见于各经论中的梵文名字分类解释、编集而成,共收音译梵文2040余条。

蛇足:掌四方之语各官意项解读

寄,本身有托付、传递、传达之意,将甲种语言文字传达为乙种语言文字,因此寄就这个翻译的意思。

象,今也作像,其意如象形,象声,相似,比照,把甲种语言文字比作乙种语言文字,翻译的意思也是很明显的。

译,东汉许慎《说文解字》定义为:传译四夷之言者。可见当时已经普遍采用译字代表东南西北的翻译之义。

惟有转译西方语言文字的狄鞮二字,按字面看,狄自然是西部民族之称,鞮是皮制的长筒靴子,西方民族的长筒靴子,有这种功能吗。

版权声明:本文来自用户投稿,不代表【柚子生活网】立场,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、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,因客观原因,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,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,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(邮箱:youzivr@vip.qq.com)我们将及时处理,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。

发表评论

登录后才能评论

评论列表(0条)

    联系我们

    在线咨询: QQ交谈

    邮件:youzivr@vip.qq.com

    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