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国演义》中那些令人唏嘘叹惋的情节是什么

《三国演义》中那些令人唏嘘叹惋的情节是什么图1

操曰:“今日之事当如何?”宫大声曰:“今日有死而已!”操曰:“公如是,奈公之老母妻子何?”宫曰:“吾闻以孝治天下者,不害人之亲;施仁政于天下者,不绝人之祀。老母妻子之存亡,亦在于明公耳。吾身既被擒,请即就戮,并无挂念。”操有留恋之意。宫径步下楼,左右牵之不住。操起身泣而送之。宫并不回顾。操谓从者曰:“即送公台老母妻子回许都养老。怠慢者斩。”宫闻言,亦不开口,伸颈就刑。众皆下泪。操以棺椁盛其尸,葬于许都。

当年陈宫冒险救下曹操,他们本可以是对好搭档,却中途分道扬镳。曹操有自己的行事准则,陈宫也有自己的道德标准。他们无法共事,却不妨碍内心惺惺相惜。

曹操是一位现实主义者,但并不是一位寡恩薄情之人。他没忘记着陈宫的恩情,陈宫内心也相信曹操会善待自己老母妻儿。乱世之中,总有很多无奈。


《三国演义》中那些令人唏嘘叹惋的情节是什么图2

公乃令周仓拨人伴随裴元绍去。元绍曰:“我亦愿随关将军。”周仓曰:“汝若去时,人伴皆散;且当权时统领。我随关将军去,但有住扎处,便来取你。”元绍怏怏而别。

关羽过五关途中,收了廖化、关平和周仓。廖化后来成为书中出现跨度最长的人物,见证了蜀汉兴起至灭亡的全部历史,“蜀中无大将,廖化作先锋”,不管如何,廖化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。至于关平和周仓,则永随云长两侧,千秋庙宇,香火不绝。

唯有裴元绍,错过就是错过了。他和周仓共同来投,却没有立时追随左右。后来,欲图抢劫赵云战马被杀。他本是草莽之人,乱世之中抢匹战马不算什么大事。可惜他碰上了赵云,最后都无人替他报仇。裴元绍“泱泱而别”,看到后面才发现作者这四字藏着多少惋惜。



《三国演义》中那些令人唏嘘叹惋的情节是什么图3

次日,诸葛均回,孔明嘱付曰:“吾受刘皇叔三顾之恩,不容不出。汝可躬耕于此,勿得荒芜田亩。待我功成之日,即当归隐。”后人有诗叹曰:“身未升腾思退步,功成应忆去时言。只因先主丁宁后,星落秋风五丈原。”

《三国演义》是开着上帝视角式的写作,因为是历史演义,作者不介意先给出人物结局。我们知道诸葛亮最后非但没有归隐,而且一生鞠躬尽瘁,最后病逝于五丈原。这就如同一把刀悬在心上,诸葛亮越是神机妙算,越是让人感到一种痛心。个人终究无法战胜天命。

孔明虽得其主,不得其时,惜哉。



玄德两头无路,仰天大呼曰:“天何使我受此窘极耶!事势至此,不如就死!”欲拔剑自刎。刘辟急止之曰:“容某死战,夺路救君。”言讫,便来与高览交锋。战不三合,被高览一刀砍于马下……原来张飞去救龚都,龚都已被夏侯渊所杀。

汝南刘辟、龚都,估计很多人不记得他们的名字,在群星璀璨的三国时代,他们真的是不起眼的人物,他们原是黄巾军将领。黄巾之乱后,与龚都一起率军盘踞在汝南。《三国志》里也不过寥寥几句:

汝南、颍川黄巾何仪、刘辟、黄邵、何曼等,众各数万,初应袁术,又附孙坚。二月,太祖进军讨破之,斩辟、邵等,仪及其众皆降。《三国志·魏书一·武帝纪》

曹公与袁绍相拒於官渡,汝南黄巾刘辟等叛曹公应绍。绍遣先主将兵与辟等略许下。(《三国志·蜀书二·先主传》)

他们的死也很平常,刘辟不到三个回合便被高览斩杀,龚都的死更是一笔带过。但简单几笔仍然充满力量感,飘零半生只为一次追求。

乾曰:“刘使君天下英雄,虽兵微将寡,而志欲匡扶社稷。汝南刘辟、龚都素无亲故,亦以死报之。”

作为黄巾将领,他们本不需要被太多的道德忠义所束缚。可有时候,人性的伟大在于一瞬间。

他们的可贵之处并非是为了刘备牺牲了自己,把刘备换成东汉末年任何一位军阀势力,他们这种以死相报的行为都是值得赞扬。


云长是个义重如山之人,想起当日曹操许多恩义,与后来五关斩将之事,如何不动心?又见曹军惶惶,皆欲垂泪,一发心中不忍。于是把马头勒回,谓众军曰:“四散摆开。”这个分明是放曹操的意思。操见云长回马,便和众将一齐冲将过去。云长回身时,曹操已与众将过去了。云长大喝一声,众军皆下马,哭拜于地。云长愈加不忍。正犹豫间,张辽纵马而至。云长见了,又动故旧之情,长叹一声,并皆放去。

《三国演义》中,最沉重的友谊是关羽和曹操。曾经关羽只是一马弓手,讨令欲斩华雄,十八路诸侯只有曹操慧眼识英雄。后来小宴三日,大宴五日,赠锦袍,送赤兔,最终没有留下关羽的人。


《三国演义》中那些令人唏嘘叹惋的情节是什么图4

尽管后来魏蜀对立,曹操在任何场合还是很亲切称呼其字:云长。

再次相逢已在华容道上。关羽是骄傲的人,对此赤壁残兵早已不忍,曹操、张辽动以故人之情,更让人他难以下手。“长叹一声”和“其酒尚温”都是小说中写关羽的神来之笔。

他知道他立了军令状,放了曹操意味着要搭上自己性命。但关羽有自己的行事准则。曾经曹操如此待他,他依然对刘备不离不弃也是他的准则。对曹操顾念旧情,舍生取义,也是他的准则。

所谓大丈夫气概,正当如是。



公勒马问曰:“徐公明安在?”魏营门旗开处,徐晃出马,欠身而言曰:“自别君侯,倏忽数载,不想君侯须发已苍白矣!忆昔壮年相从,多蒙教诲,感谢不忘。今君侯英风震于华夏,使故人闻之,不胜叹羡!兹幸得一见,深慰渴怀。

书中前面曾言,“却说曹操部下诸将中,自张辽而外,只有徐晃与云长交厚,其余亦皆敬服”。关羽与曹魏的关系是相当深厚,除了曹操和张辽,还有徐晃。

《三国演义》中那些令人唏嘘叹惋的情节是什么图5

徐晃一番话充满了对岁月的感慨。徐晃死于227年,按书中描述,年五十九岁;关羽死于220年,年五十八岁。算起来,徐晃比关羽小六岁,此时关羽须发苍白,徐晃自己何尝不也是年过半百。

无疑,徐晃对关羽有着深厚情谊,但是徐晃做事丝毫不拖泥带水,相反倒是关羽有些儿女情长:

晃回顾众将,厉声大叫曰:“若取得云长首级者,重赏千金!”公惊曰:“公明何出此言?”晃曰:“今日乃国家之事,某不敢以私废公。”言讫,挥大斧直取关公。

话说徐晃与关羽沔水大战时,“关公擒了于禁,斩了庞德,威名大震,华夏皆惊。”徐晃说关羽“英风震于华夏”毫不夸张。

然而虽是关羽人生顶点,但前一回已经写了,“吕子明白衣渡江”,荆州已失。盛极而衰,这里开始,将是关羽从神坛走向陨落的命运。



《三国演义》开卷词是杨慎的《临江仙》,虽是毛宗岗删改《三国演义》时加上去的,却仅能体现《三国演义》宗旨。

是非成败转头。青山依旧在,几度夕阳红。

全书结尾则是:

纷纷世事无穷尽,天数茫茫不可逃。

鼎足三分已成梦,后人凭吊牢骚。

开篇一个“空”,结尾还是一个“空”,所以《三国演义》的题眼就是一“空”字。

曹操横槊题诗也罢,刘备雄才伟略也罢,诸葛亮神机妙算也罢,关云长忠勇千秋也罢,最后最后,亦不过一场清梦。

而在这些舞台主角以外,还有无数普通人物无法把握的命运。

如果说三国历史有着巨大沉重感,那么在小说演义后,则充满一种广阔的苍凉感,无数的章回,令人茫然若失。

古代文人,写的最好的诗是“怀古诗”。古人对历史的感受是强烈的、敏感的、沉重的。

这种朝代兴亡的感叹,往往律动着个人命运。

时代中的无常、无奈、无情,在书中每一个人物身上都能找到痕迹。

版权声明:本文来自用户投稿,不代表【柚子生活网】立场,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、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,因客观原因,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,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,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(邮箱:youzivr@vip.qq.com)我们将及时处理,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。

发表评论

登录后才能评论

评论列表(0条)

    联系我们

    在线咨询: QQ交谈

    邮件:youzivr@vip.qq.com

    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