课本里的他当年我们读不懂,如今再看,句句在理

坊间流传学生有三怕,一怕文言文,二怕周树人,三怕写作文。可见当年“全文背诵”给学生们带来的恐惧。“晦涩难懂”是年少无虑的我们对鲁迅常有的一个感触。

课本里的他当年我们读不懂,如今再看,句句在理图1

“今天写点什么给他们背呢?”

这并不奇怪,今天的年轻人生活的时代,中国人天生就站着,年轻人很难对鲁迅先生生活的年代、国人之精神麻木有所共鸣。

在日本学医的时候,鲁迅接触到了几部日本人战胜俄国人的片子,他看到国人围观日本人杀害同胞,却是一副麻不不仁甚至幸灾乐祸的样子时,他认为中国人的的问题出在精神上,于是弃医从文。

课本里的他当年我们读不懂,如今再看,句句在理图2

1918年5月15日,鲁迅在在《新青年》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代表作《狂人日记》,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文作品,在艺术上运用了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相结合的手法,深刻揭露了封建主义“吃人”的本质。

自那以后,鲁迅先生的许多作品中,都在尽全力寻找同胞迷失的灵魂,终此一生用笔墨发出震耳的呐喊!今天是鲁迅先生诞辰138周年纪念日,让如今已经有了一些人生阅历的我们再来看看鲁迅先生的几条金句。

不在沉默中爆发,就在沉默中灭亡

这是鲁迅在《纪念刘和珍君》中的一句话,学生运动的领袖为革命选择爆发,却被军阀残忍杀害,献出了年仅22岁的生命。

课本里的他当年我们读不懂,如今再看,句句在理图3

鲁迅先生为了为唤醒民众,用这句话告诉所有有志青年“沉默”的两种前途,一种是爆发,一种是灭亡,表达了自己的愤慨之情。

哀其不幸,怒其不争。

这句话出自鲁迅的论文《摩罗诗力说》,原文是“衷悲所以哀其不幸,疾视所以怒其不争”。这是鲁迅对英国诗人拜伦对他不觉悟的同胞的态度的一种总结,既对他们的遭遇感到失望,更对他们的不抗争感到不幸。

课本里的他当年我们读不懂,如今再看,句句在理图4

乔治·戈登·拜伦(George Gordon Byron,1788—1824),是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,与此同时,他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,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——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,并成为领导人之一。

这话常被人们错认为是鲁迅先生对孔乙己的态度,不过孔乙己这样的形象,确实也是鲁迅先生“哀其不幸,怒其不争”的对象,更多的是借这句话,想要点醒当时的国人。

课本里的他当年我们读不懂,如今再看,句句在理图5

真的猛士,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,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。

同样出自《记念刘和珍君》。只要退一步就能生存下去,便可以依然麻木的过活。惨淡的人生和他人的悲剧,只有真正的猛士才能勇敢面对。

从来如此,便对么?

这是鲁迅先生在《狂人日记》里的一句名言。自古以来、约定成俗就一定对吗?对当时的一些腐朽传统和封建糟粕,大多数人不敢提出质疑,没理由没勇气反抗。更有甚者说“古时候就是这样”,让鲁迅哭笑不得。

课本里的他当年我们读不懂,如今再看,句句在理图6

西方的科学研究、中国的革旧迎新,不都是否定过去一些过时的结论,才能面向更好的未来吗?引人思考的就是,一直以来如此做,那么它就是对的吗?

其实地上本没有路,走的人多了,也便成了路。

出自《故乡》。行动高于一切空谈,要敢为天下先,为后人走出一条路。即便走的路是前人没有走过的路,也不要害怕,走着走着,路出来了,自然会有人跟上。你愿意做开路的人还是愿意做踌躇的人?

课本里的他当年我们读不懂,如今再看,句句在理图7

横眉冷对千夫指,俯首甘为孺子牛

这是鲁迅《自嘲》中的诗句,表达的意思是:对敌人决不屈服,对人民大众甘心象牛一样俯首听命。

课本里的他当年我们读不懂,如今再看,句句在理图8

鲁迅先生的这些名言,是他一生的追求,也是他一生感悟真实的写照。他创作的大量文学作品,描述的都是小人物,鲜有达官贵人。

正是通过这些小人物入木三分的刻画,鲁迅的作品也愈加更加真实、生动,并在现代文学史上获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。

版权声明:本文来自用户投稿,不代表【柚子生活网】立场,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、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,因客观原因,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,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,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(邮箱:youzivr@vip.qq.com)我们将及时处理,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。

发表评论

登录后才能评论

评论列表(0条)

    联系我们

    在线咨询: QQ交谈

    邮件:youzivr@vip.qq.com

    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