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翻译,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翻译句子

子曰:“志士仁人,无求生以害仁,有杀身以成仁。”

“成”的本义一般认为是完成,由完成引申为成熟、成年。又引申为成就、成绩,另有“成为”、“变成”的意义。此外还进一步引申为成全、和解、大等意思。《说文解字》给出的解释是:“就也。”这里是成全的意思。

“杀”的本意是指杀戮,也指使人或动物失去生命,还有终止,收束的意思。杀身,指牺牲自己的生命。

夫子说:“称得上志士仁人的,绝不为了求生而损害仁,而能牺牲自己成全仁。”

我们来看经典,子曰:“志士仁人。”这里可以理解为能称得上志士仁人的。那“志士仁人”又是指的什么人呢?

“志”是一个形声字。本义为意念、心意,引申为意向、意愿,又引申表示愿意做、决心做,再由意向引申指目标。志还表示记,指用文字或标记符号记下来。也引申作名词用,指记号、标记等,由此又引申指记载的文字。《说文》给出的解释是:“志者,心之所之也。”

“志”在《论语》中出现十四次,大多数表示志向,理想的意思,和“士”组合成“志士”,仅此一次。“志”从字的结构上看,一个有“心”成为“士”的人。“志士”可以理解为有抱负、有志向的知识分子。

如果放到孔子当时说话的语境里,孔子兴办私学,教化三千弟子,目的是干啥的呢?要弟子们成为一个“用之则行”的人——学习的目的是“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,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用自己的所学为天下人民谋福祉,做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;做一个“舍之则藏”的人,“君子固穷!”一心追求高尚和清廉,坚守自己的一颗道心,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弃自己的道德修养。

谚语“志士不饮盗泉之水,廉者不受嗟来之食”,指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,知廉耻的人不吃施舍的东西。

我们知道,《论语》中只有六个人可以称得上“仁者”,《论语·微子篇》记载,微子去之,箕子为之奴,比干谏而死,孔子曰:“殷有三仁”;伯夷、叔齐是“求仁而得仁,又何怨?”孔子称呼管仲是“如其仁,如其仁。”他们六个人已经做到了“仁”,是仁者。

“仁人”可以理解成有仁德的人。一个人能够顺“道”而为,并且能做到始终不渝地坚守这样的德行,即使遇到了要牺牲性命的时候,也在所不惜!这就是“仁人”。

这么一看,“仁者”就是“仁人”。

在这里,孔子把“志士”和“仁人”并列,可见“志士”基本上等于“仁人。”这样的人,道德标准也是非常高的。

如今,志士仁人已经成了一个成语,看一个人是把生命看得更重要,还是把道德看得更重要,能够为了道德而不惜自己的生命,这样的人方可称得上为志士仁人。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。

子曰:“无求生以害仁。”

“害”的本义一般认为是灾祸。由本义引申指祸害、残杀。还引申指有害的。“害”字还引申指发生疾病。又假借指心理产生的恐惧不安的情绪。《说文解字》给出的解释是:“伤也。”这里是伤害,损害的意思。

孔子说;志士仁人,绝不为了求生而损害仁。

对于“仁”,我们知道,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。“仁”,从字型上看,是一个“人”字加个“二”字,意思是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,没有分别,能融洽相处,这就是“仁”。在《论语·颜渊篇》中,孔子说:“克己复礼为仁”。“仁”是每个人修行,进而达到人格圆满的过程。“不仁”就是不在为“仁”的路上,那么就是违背了“仁”。违背了“仁”也就是本章句《论语》所谓的“害仁”。

一个人为什么会“害仁”?有两点需要清楚的,一是没有“克己”;二呢没有“复礼”,这就是违背了仁。孔子说:“仁远乎哉?我欲仁,斯仁至矣。”强调“仁”是一个人先天所具有的;“为仁由己,而由人乎哉?”强调为仁需要自觉!其实啊,儒家所强调的“仁”,就是一个人来到了人世间,做好作为一个人应该做的。比如,道德、责任、使命、担当等等!用自己的所学,为社会和人类做出积极贡献,为了“仁”,甚至不计较个人得失,乃至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。

孔子56岁的时候,大司寇,摄相事,当时“齐人归女乐,季桓子三日不朝。”(这里的记载很有意思的,孔门弟子没有说鲁定公三日不朝,而是说季桓子三日不朝。一是为君者讳;二呢,无论什么时候,都要为国君隐藏过失的。)孔子怎么办呢?有两条路可以选择:第一条路,我知道鲁定公和季桓子的爱好,那我就给你一个台阶,让你去做放纵的事,给你的堕落制造借口;第二条路,为了自己心中的“道”而坚持自己做人的原则。

我们看这时候的孔子,他选择的是放下暂时的安逸和比较高的社会地位,为了弘扬道义而周游列国,期间备尝辛苦,这就是孔子的精神,也是孔子的伟大之处。孔子的仁义道德、礼义廉耻、孝悌忠信,立人伦、振纲常,“士不可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”,“朝闻道,夕死可矣”……孔子所有的教诲无不是直指人心,告诉你该怎样做一个大写的人!没有人心的净化,任何外在的制度都没有长期实行的根基。

孔子明白自己的使命,知道自己所走的道路,也知道选择的后果,这都很清楚。什么是觉悟者?觉悟者都是自己把握自己的人生,自己成全自己的人生,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。孔子说:求仁得仁,有何怨言!真正的觉者,就是清楚自己每一个选择的后果,而且我愿意为这个选择承担后果,哪怕千难万险,都在所不惜。

孔子的铁杆粉丝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也是如此,当时他因为替李陵辩护,得罪了汉武帝,遭受了腐刑。但想到“盖西伯拘而演《周易》;仲尼厄而作《春秋》;屈原放逐,乃赋《离骚》;左丘失明,厥有《国语》……”(周文王被拘禁在里时推演了《周易》;孔子在困穷的境遇中编写了《春秋》;屈原被流放后创作了《离骚》;左丘明失明后写出了《国语》……)司马迁忍辱负重,历时15年著作《史记》,被鲁迅先生誉为“史家之绝唱,无韵之离骚”。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他说过的话:“人固有一死,死,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,用之所趋异也”。

唐朝的玄奘法师也是这样。玄奘法师到印度去,当时也没有高铁、火车等现代的交通工具,去印度十万里路啊,全靠步行!可以说是万死千难,吃多少苦,受多少累,这些都没关系的,因为他为了自己心中的道义!老人家发誓;不求取正法,绝不东返一步!前后十九年时间啊,千辛万苦,九死一生,终于取得了真经。返长安之后,他又历经19年,呕心沥血译出佛经75部,1335卷,共计1300万字,为佛学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卓越贡献。

孔子这种“无求生以害仁”的思想,激励多少中华儿女为了国家和民族的事业抛头颅洒热血,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。如范仲淹的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、陆游临终前告诫儿子的“王师北定中原日,家祭无忘告乃翁”、文天祥的“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”、顾炎武的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”、谭翤同的“我自横刀向天笑,去留肝胆两昆仑”等等,他们“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”,首先考虑的是天下国家,是民族的危亡,人民的生存,而不是个人的安危和荣辱。他们这种能与日月争辉的人格感召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。

儒家历来讲究立志,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;志士仁人,他们不会为了活命而牺牲了“仁”,这个“仁”就要翻译成人生的理想。

有人说“无求生以害仁”这句话中的“仁”,可以理解成“人”,也是一说。其实啊,一个人不违背“仁”,不损害“仁”,自然就不会损害他人,包括他人的利益,他人的声誉,他人的健康,甚至是他人的一切!

子曰:“有杀身以成仁。”孔子说:“志士仁人能牺牲自己而成全仁。”

成语“杀身成仁”,就是出自本章句《论语》,意思是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,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。很多人把它和“舍身取义”推为儒家的最高道德,激励着许多仁人志士,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牺牲自己的生命。

南宋抗金将领岳飞,他为国尽忠,侍母尽孝,治军尽严,待人以宽,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,所向披靡。《鄂王传》记载,有人问他“天下何时太平”时,岳飞慨然回答:“文官不爱钱,武官不怕死,即太平矣。”在宋金议和过程中,岳飞遭受秦桧、张俊等人的诬陷,被捕入狱。1142年1月,岳飞以“莫须有”的“谋反”罪名被杀害。岳飞明知冤死,却坦然受之,最终杀身成仁,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最光明磊落的一页。

“杀身成仁”的关键,不在于是否做到“杀身”,而在于这样做的目的,是不是为了“仁”,是不是为了“义”。面对“立时枪决”的命令,来自于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的抗日将领吉鸿昌披上斗篷,从容不迫地走向刑场。他用树枝作笔,以大地为纸,写下了浩然正气的就义诗:“恨不抗日死,留作今日羞。国破尚如此,我何惜此头!”写完后,他怒喝道:“我为抗日而死,为革命而死,不能跪下挨枪,死后也不能倒下,给我拿把椅子来!”当国民党特务在吉鸿昌面前颤抖着举起枪时,他振臂高呼:“中国共产党万岁!”“打倒日本帝国主义!”“中国革命万岁!”英勇就义,年仅39岁。

“杀身成仁”到了蒋介石这里,就成了“不成功,便成仁”,在此观念主宰之下,一些将领认为战死沙场方是最大荣光,否则,就是不忠诚于党国,这种观念造成了很多无谓的伤亡。其实他们所谓的党国也就是蒋宋孔陈四大家族控制下的王朝,他们除了剥削压迫人民,就是卖国就是求荣!

志士仁人呢,不会为了活下来,而去做损害“仁”的事,却会为了保全“仁”而牺牲自己的生命,这就是“杀身成仁”。这就是《论语·卫灵公篇》的主旨:人能弘道。

只不过,有些人面对死亡的时候,往往会选择生的机会,自然地就把道义扔到了爪哇国去了。其实,人一生下来,就是有坚韧的毅力的,这就需要后天的教化,需要长期的涵养!孔子在这一章句《论语》既在教诲他的三千弟子,七十二贤,也在教诲现在的我们,“仁”在一定的条件下,比一个人的生命更为重要。

有生必有死,人生固有一死,但人活得要价值。

与其贪赃枉法,挨枪子而死,真的不如为正义、为人民、更为自己的良心,“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”,这样死得其所,死得方能问心无愧!

版权声明:本文来自用户投稿,不代表【柚子生活网】立场,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、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,因客观原因,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,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,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(邮箱:youzivr@vip.qq.com)我们将及时处理,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。

发表评论

登录后才能评论

评论列表(0条)

    联系我们

    在线咨询: QQ交谈

    邮件:youzivr@vip.qq.com

    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